太阳集团城娱8722 - 太阳集团tyc8722

我中心青年教师亓东锋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超快激光无掩膜高通量微纳制造机理与技术”,该课题隶属于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柔性光电器件的激光光场调控微纳制造》。该项目由北京工业大学牵头,联合山东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及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共4个课题,山东理工大学作为课题二的独立承担单位,主要负责超快激光无掩膜高通量微纳制造机理与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该项目面向柔性光电器件关键功能结构激光制造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在跨尺度光场调控理论及方法、超快激光无掩膜高通量微纳制造机理与技术、量子光学成像器件色心激光精细制造及柔性光电器件复合功...
1月31日下午,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公利,党委副书记、校长姚庆国一行5人在我校党委书记胡兴禹、校长李玉霞陪同下来参观了激光高端制造研究中心。调研过程中,我中心就工作举措、典型经验、取得成果进行了互相交流。
11月28日,由我中心牵头实施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跨尺寸高分辨微系统一体化高效加工关键问题研究”项目启动会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崔焕勇,山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韩珺副处长,由浙江大学的邱建荣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的李晓炜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东教授、山东大学的刘兆军教授、济南大学的夏伟教授以及山东富永芳华会计师事务所组成项目咨询专家组,项目负责人郑宏宇教授及项目合作单位代表、项目组主要成员,科学技术处、机械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会议。崔焕勇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参加启动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情况...
10月14日,我校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中国和南非政府联合研究专项“可用于新冠病毒凝血检测的微流控体器件制造技术”项目启动会顺利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崔焕勇出席会议并致辞。第一阶段会议由科学技术处处长张存山主持,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专项管理一处处长辛秉清,山东省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研究员郭晓红,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项目负责人郑宏宇教授、科学技术处及课题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崔焕勇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参加启动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情况,并代表学校承诺将全力落实项目保障条件、加强项目进度检查、强化经费管理,为科研人员排忧解难。辛秉清对项...
10月6日下午三点,王志文老师与刘玉涵老师在12教511教室开展了激光中心2022级新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学习。30余名2022级新生都到场参加了学习。本次学习内容分为三大块,首先是激光中心目前的研究人员、实验室状况以及研究方向和成果的介绍;第二就实验室安全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的理论学习;最后由中心的前几届研究生就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了理论讲解以及注意事项。本次学习旨在让新生尽快融入实验室并对实验室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这种集体活动也可以加速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本次学习历时两个小时达到了基本的学习效果!
9月6日下午,在校党委书记胡兴禹,校长李玉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苏守波、陈盛伟、丛海林的陪同下,高水平学科建设方案审核论证会的专家组成员参观了激光高端制造研究中心。该专家组成员分别来自青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激光高端制造研究中心负责人、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郑宏宇教授对来访专家就激光高端制造研究领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同时向来访专家介绍了中心人员组成和目前实验室的配置等等。中心在谋求更大更强的发展同时能为学校的高水平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综述】可穿戴应变传感器:最新技术和未来应用
我中心Ashish Yadav副教授、吴永玲教授和郑宏宇教授等人在Materials 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Wearable strain sensors: state-of-the-art and future applications”的论文。本文介绍了柔性可穿戴式应变传感系统以及它们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可穿戴式应变传感器在各种研究和工业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类系统的适用性和适应性越来越强,增加了对开发具有改进的方面和包装的仪器的需求,以研究生物集成的小工具、电子皮肤、可穿戴的健康护理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尽管有出色的性能,但在生产最新的光学、机械、电气和传感模式,以及开发这些用于精确检测的需求方面,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考虑到所有这些苛刻的挑战,最先进的可穿戴应变传感器技术...
GaN基功率芯片关键结构的热输运
我中心杨兵老师和郑宏宇教授针对GaN基功率芯片关键结构的热输运,在Materials Today Physics发表了一篇题为“Thermal transport mechanism of AlN/SiG/3C-SiC typical heterostructures”的论文。了解大功率芯片中典型结构的传热机理对于具有更好工程传热性能的芯片设计至关重要。该篇论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氮化铝/硅掺杂石墨烯/碳化硅(AlN/SiG/3C-SiC)异质结构的界面热阻和面内热导率。研究表明,硅掺杂可以在8%的浓度下将界面热阻降低31.72%,这通过能量传输和热弛豫时间得到进一步验证。多种分析表明,硅掺杂导致3C-SiC和SiG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增强,AlN和其他两种材料之间的弱相互作用由于SiG中褶皱的积累而下降,并且由于强相...
基于空间整形飞秒激光制备柔性透明电极
我中心研究生张建国与亓东锋老师发表了一篇题为“Spatially modulated femtosecond laser direct ablation-based preparation of Ultra-flexible multifunctional copper mesh electrodes and its application”的论文于Optics Express期刊上。本文报道了一种制造透明柔性2D铜网格电极的新方法。采用空间光整形技术将单一高斯光调制为一个等强度的光斑阵列,利用整形飞秒激光直接烧蚀基于PEN基板的铜薄膜,可以将铜薄膜简单,快速且经济高效地直接图案化为铜网格电极,而无需其它繁琐复杂的制造工艺。此外,只需调整激光扫描速度,即可轻松控制铜网格的金属覆盖率和光线透过率。该电极具有15.1 Ω/sq的薄层电阻,在550nm的波长下透过率高达91.8%...
液相辅助飞秒激光加工硅晶圆中气泡行为的影响
我中心研究生田文涛、王志文老师和郑宏宇教授在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bubble behaviors in femtosecond laser machining of silicon wafer in liquids(doi.org/10.1016/j.jmapro.2022.09.024)”的论文。本文研究了气泡行为对液体辅助飞秒激光切割硅片的影响及其机理。液相辅助激光烧蚀硅晶圆的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有两种:空化气泡和持久的气泡。首先,用时间分辨阴影成像技术记录了激光诱导空化气泡的演化过程。空化气泡对后续脉冲产生离焦效应,导致微槽烧蚀不均匀。为了改善微槽的形态,根据空化气泡的寿命调整相邻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时间间隔超过100 μs时,散焦效应减弱。其次,在空化气泡破...
<a href='/2023/0131/c7285a479015/page.htm' target='_self' title=' 喜报:我中心青年教师亓东锋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font style='font-weight:bold;'> 喜报:我中心青年教师亓东锋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font></a>
喜报:我中心青年教师亓东锋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我中心青年教师亓东锋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超快激光无掩膜高通量微纳制造机理与技术”,该课题隶属于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柔性光电器件的激光光场调控微纳制造》。该项目由北京工业大学牵头,联合山东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及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共4个课题,山东理工大学作为课题二的独立承担单位,主要负责超快激光无掩膜高通量微纳制造机理与技术等领域的研...
2021-07-08
2021-07-08
2021年8月24-26日(24日会议报到)中国·威海(第二轮通知)主题:“助力全球碳中和的绿色高效表面工程”表面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面宽,应用面广。它运用最新的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等离子体、真空等技术,结合新型纳米材料与微纳结构与表面织构,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改变各类材料的表面或表层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等,赋予其新的复合性能,如表面功能化、表面强化、表面防护、表面装饰等,从而获得新...
2021-05-26
2021-05-26
主讲人:Lam Yee Cheong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5月27日(周四)14:30 讲座地点:12号教学楼411(智慧教室)
Baidu
sogou